「當仁不讓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吳志軒 2000/5/24

拜讀 志強兄的文章獲益良多,特別佩服其言簡意精,將複雜的問題有系統地為我們一一剖析。但文中所提及的問題眾多,值得我們去仔細思考。這一篇文章嘗試從最根本的問題出發探討如何選賢與能。

學生會其中的一個特性是從選舉中產生領袖。和其他學會不同,理論上學生會選舉有其問責性和競爭性。在這種情況底下即使普遍同學領導能力低劣,被推舉出來的領袖仍是最勝任的。但是現實例子表明情況並非如此,究竟問題出了在那裡呢?

第一個可能性是被推舉出來的領袖即使是實至名歸,可惜由於種種不利條件的限制令其無法大展身手。又或者他只是最差中的最好。在這種情況之下只好大喊天亡我國,等待救世主的降臨再次統率所有的苦子。

另一個可能性是所謂的『Collective Action』 問題。每一位同學都希望有一個運作健全的學生組織,但是他們深知一個團體的運作耗心費力,所以他們作了一個最理性的決擇:搭順風車,吃免費午餐。顯然,由於沒有任何人願意比別人付出更多,所以最終無一人能受惠,無人願意參選。

第三個可能性是志強兄文中所及的分餅仔問題。導致分餅仔的原因是中六同學們情同手足,怎能忍心讓同學不得其所願呢﹖在主動和積極的協調底下,大家和和氣氣豈不是很好?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,這種協商是一種壟斷。由於領袖是由協商而非選舉產生,被選的領袖根本毋須付出應有的代價。反過來說,參選者在競選所付出的代價和他對當選的重要性則成正比﹝我們暫且不談參選者背後的動機﹞。能獲選的參選者一方面反映他有能力付出,另一方面反映他願意付出。這兩方面在任何推選領袖的過程中都是相當重要。而分餅仔正正就缺乏對這些代價的承擔。

最可怕的一種是主屬顛倒,即應擔任領導的走了去做委員而應做委員的走了去做領袖。對於後者我只能給予同情。他們攀上高位可能只是因為太過偉大、捱義氣。但是對於前者,我實在不敢認同。在這些人當中有一類是謙謙君子,他們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勝任,所以將領導權拱手相讓。當他們發覺情況出了亂子,要出手相助的時候已為時太晚。權力不在手,就算點改都離不開已定的框框。另一種是下等曹操,他們甘願退居二線只為脅天子令諸侯。不單只毋須「背黑鍋」,人們還往往對其英雄行為加以褒獎,覺得他更應該做領袖。其實他只懂紙上談兵。我稱其為下等,因他們缺乏曹操的氣概。雖然他們脅天子令諸侯,但他們無所事事,只是懂得率眾說三道四,對團體本身毫無建樹。

我屆的一眾同學雖然不似以往的師兄般天才橫逸,但是各人都緊守崗位,恰當地擔當「主」、「屬」的角色。我們的學生會是透過激烈的選舉產生,絕不戲場。我的對手和我都願意付出競選的付價,打一場漂亮的硬仗。

古人道當仁不讓。唯有在競爭之下,各人才能使出看家本領。唯有當分餅仔的壟斷者、脅天子而不務正業的下等曹操和當仁必讓的謙謙君子敢於接受挑戰、公平地競選,中衰的組織才有復興的一日。
 
 

Back to the Index